我是一名医生,我把工作装进钉钉
我叫盛迎涛,是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。我所在的科室是耳鼻喉科,目前我们科室每天的门诊量大概在300左右,每年下来也有1000多台手术。
在两年之前,我们这边成立了医共体。萧人医作为牵头单位,下属还有12家分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。对于医共体的下属单位,他们处理不了的病人要上转,我们还有一些稳定的、需要康复的病人要下转;同时,我们的兄弟科室,也需要不定期的派遣很多专家下沉到社区服务中心,去面对面的服务老百姓。
这种模式,无形中就要求我们需要有较强的远程协作以及互联网诊断的能力。
此前,大家在电视上或者生活中会看到医生查房都会推一个病例的车子,使用移动医生之后,我们就可以在自己的手机或者pad上看到患者的资料以及各种检查报告,医生随时随地就可以关注到患者数据的变化,及时作出应对措施。
远程会诊
使用移动医生的另一个好处是,它能帮我们实现远程会诊。
这个效果和在院内会诊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。如果患者不能够来到医院,他可以将自己的病理资料发送给我们,我们也可以通过开直播的方式,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。
我们还能在移动医生上发起多学科会诊,邀请其他医生一起研究病情,即时精准诊疗。
曾有一次,我们的医生在手术时碰到一个问题,而我当时又在外面开会没办法赶往手术室。我在钉钉上面查看了患者的所有的影像学资料和化验资料,结合现场的手术视频画面,我们在线上重新制定了手术方案。
我们都知道,手术台上面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,我们每抢回一分钟的时间,都可能会挽回一条生命。

传统的外出会诊,我们需要每家单位、每家单位去跑,如果跑一个上午,可能就只能解决一个病人。但目前我们用了钉钉进行远程会诊,可能一个上午都能解决几十个病人的问题。
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,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远程会诊的工作,这就相当于延展了我们整个诊室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,可以将我们的服务进行无限的延伸。
对于患者而言,远程会诊也让他们省去了来回奔波的费用,这样的方式,真正受益的就是我们老百姓。
互联网医院
互联网医院是另一个我们院内应用比较多的模块。
它的使用场景主要是针对慢性病的患者以及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,他们不适合经常来医院配药,医生在线上为患者开具检验、检查申请和复诊处方,让患者少跑医院,提高医生的效率。